提到德国,人们首先会想到他们严谨的民族特征,康德、尼采、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日耳曼民族的伟大哲学家占据西方哲学史一半有余。或许是因为这种执着于思考和专注的热情,那里同样发展出这个世界上最具有说服力的工业设计类奖项——“红点”设计大奖。
有人说“红点”是设计界的奥斯卡,也有人说它是设计界的戛纳电影节,或许它更像是这两者中间的一个调节,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找平衡的设计概念。7月,新一届“红点”就将开始评审,各路品牌已枕戈待旦,期待“红”榜题名。今天,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去年的三款获奖作品,探究一番汽车工业中的设计艺术。
硬科幻解构作品——奥迪RH
初一看奥迪RH,你不会觉得这是一辆车,而是更像一个UFO,这也是笔者称其“硬科幻”的原因,它就像是从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机械公敌》中穿越时空行驶出来。
根据奥迪RH的设计师Michael Scherger的观点,到2015年,拥挤的城市与高速公路将彻底剥夺传统意义上的驾驶乐趣,基于这种理念,他把“缩小”概念“放大”到极致,完成了这样一个绝对纯粹的交通工具。小的车身保证穿梭式的通过性,氢动力系统实现零排放、环境优先的工业化道德观,甚至放弃了影音娱乐功能全然回归汽车本质。奥迪RH把现代化的一切汽车观点颠覆,解构了动力性能,解构了宽敞空间,甚至解构了多媒体讯息。作为一款概念车,它提出了足够多的构想,也创造出了足够炫目的外观,而这种理念能否在未来被真正认同实现量产,看起来也似乎像是这部根据阿西莫夫小说改编的电影《机械公敌》的结局一样,给了我们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哲学悖论。
写实主义死磕——宝马X3
相比在哲学方面的贡献,德国的艺术成就略显单一,写实主义大行其道。引导现代电影发展的“德国新电影四杰”,便以赫尔佐格为代表,或多或少用写实主义的角度去思考并表达美。这也影响了德国的汽车工业,其中就包括宝马。
宝马品牌一直以来的定位是时尚运动,而即便宝马X3同样张扬并且充满活力,也无法不认同它实打实的SUV属性。斧锤式的尾灯是宝马X3得以在“红点”大奖评选中胜出的“两个亮点”,在犀利的矩形前大灯和引擎盖,轮拱跨至尾灯的腰线这些造型特征中,依然是最具辨识性和个性的验证码。3.0L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动力系列、8AT变速箱、前置4驱驱动,宝马X3能够满足外观、节能、通过性这些车迷对SUV的所有诉求,也成为它写实主义作品更为突出的表现,人像就是人像,风景就是风景,在其中看到了什么,哪一种特性最能够吸引你,则要看你的角度了。
后印象派格调——标致508
在法国一切都顶着艺术的光环,物件的摆放是装置艺术,萨特的哲学理论是存在主义的生命艺术,就连香榭丽舍大道这物质的、商业化的坐标,也存在于塞纳河右岸,与左岸毕加索、罗丹、戈达尔等艺术大师的身影隔河相望。这种类似使命一样的情绪影响着法兰西民族所从事的所有创造性工作,自然包括汽车设计,自然包括他们汽车工业的图腾——标致。
508的设计思路淡化棱角效果而强调纯粹流线,一体式冲压车门以及改良后的家族式前脸,机舱盖至A柱、C柱顺至尾箱古典乐音符似的流畅、简约线条,都在强调一个整体的概念,看似反潮流,实则却是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思路,“红点”大奖评委给予508的评价是“线条干净比例均衡,和谐交融,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也预示着一个新设计阶段的到来”,恰恰与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创作风格别无二致。严谨并带有实验性,注重和谐不强调对比,一个有不可拆分的格调的绝对整体。
小结:这一次2011“红点”设计大奖的回顾里,笔者为大家介绍了一款或许不会实现量产的概念车,一款进口SUV,以及一款实现了国产的B级轿车。一切优秀的东西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前瞻性,而或许我们也能从这三款车的影子中,嗅到将在今年成为又一批“红点”设计大奖的得主的气息。
继续阅读